黑龙江大学举办语用学研究博识论坛

2024年12月7日,“冰雪语境·智慧语用”黑龙江大学语用学研究博识论坛(2024)在主楼一楼报告厅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11位国内知名专家做主旨发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师生齐聚冰城,与专家共同探讨经典语用学理论与当代语用研究新趋势,本次论坛由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理事长黄萍主持。

157AF

1824E

论坛开幕式上,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发表致辞,她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王敬波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迎来了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随后,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冉永平教授致辞,他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并提出要紧跟时代将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入语用学研究中。

DD81

1070E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主旨报告精彩纷呈,圆桌论坛线上线下共同互动,促进了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与融合。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中,首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冯光武教授做了题为“重构格赖斯的意义理论——一种基于信念的意义模型”的报告;河南大学张克定教授探讨了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交叉融合,提出认知语用学为使用中的语言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方法。黑龙江大学孙淑芳教授则从语用学视角剖析了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互动,并展示了俄罗斯语用学相应领域的研究成果。东北师范大学周凌教授从人际敏感视角出发,研究了空巢青年情感联结话语。

在下午的主旨报告中,华中师范大学廖美珍教授结合大言语行为理论探讨法庭话语互动,为话语语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黑龙江大学许宗华教授则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进行了层级性的划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伟教授就网络社交中的分享现象,解读语用策略及语言特征对网络交际的作用。浙江外国语学院谢朝群教授对网络语用学进行了全面梳理,为探索这一新兴领域指明了方向。主旨发言不仅拓展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还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本次论坛专门设计了圆桌论语用的环节,邀请西南大学文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何刚教授。三位专家围绕语用研究与项目申报与参会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在一问一答之间,与会者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术信息,也对如何在语用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论坛的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何刚教授主持。何刚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语用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盛会,更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它彰显了语用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何教授对语用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寄予了厚望。

10277

本次论坛由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区域国别学院)、《外语学刊》编辑部、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人才培养项目课题组协办。论坛顺利召开,圆满闭幕,得到了国内外语用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分享了他们在语用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