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推动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3月18日,校党委副书记刘凤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其滨,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宝凤一行赴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走访调研。

邓洪健围绕2025届本硕毕业生就业工作阶段性进展作汇报,涵盖总体就业现状、工作举措、访企拓岗进展情况以及后续重点工作规划。潘景文详细介绍了学院“全员包保”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一把手”工程的推进情况。副院长段智捷、李晓光分别介绍了专业教学、实习安排以及立足专业促进就业并服务全校的工作计划。
陈宝凤在讲话中指出,学院要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育人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就业前景、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整合资源共同完成学校2025年招生工作。李洪明提出,通过动态更新企业需求、校友资源、行业趋势,建立 “就业资源数据库”,提升岗位匹配效率;赵天明指出精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需求,针对性开展指导,为意向考公、考研学生召开政策解读会,拓宽就业渠道。
杨其滨在讲话中指出,学院必须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通过明确各岗位职责,严守意识形态工作底线。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按照学校相关工作要求,从多维度发力,确保学院在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带头履职尽责,严守课堂阵地,强化外语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底线思维。
刘凤影作总结讲话。她强调,就业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学院须高度重视,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包保”责任制,提升就业预期,明确责任分工,全方位开展就业工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从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分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会议为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走深走实。学院将贯彻会议精神,细化措施,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整合资源,优化就业服务,全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新突破。(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