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建于2002年,2003年招生,是黑龙江省首个开设的德语专业,2006年获得德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黑龙江省唯一拥有德语专业硕士的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具备扎实的德语基本功,能够综合运用德语语言、文学、文化历史以及区域国别等专业知识、法学和经贸等跨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学术研究、外语教育、对外交流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翻译等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实现复合型德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分别设置了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两个专业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两个跨学科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任选其一完整修读。对于跨学科方向,完成修读要求后,学校为其发放“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证书。

主要课程学科基础课:基础德语、德语视听、德语会话、德语阅读等。专业必修课:高级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语口译等。专业通选课:德语演讲与辩论、中国文化概要、德语商务交际与涉外礼仪、德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中学德语教学等。模块选修课:语言文学模块:德语文学概论、德语文学史、德语文学选读等。区域国别模块:德国简史、德语国家国情、国际组织概论、欧盟概况等。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块: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国际贸易项目研发与技能实训等。法学模块: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

目前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7人,博士占比54%,讲师5人,助教1人。具有外校学缘教师占比100%,均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高校或知名外语类高校,有德语国家留学或工作经历教师占比92.3%。6名硕导主导本硕贯通培养,实现课程设计、科研指导一体化。

专业教师全部参与本科核心课程教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目前,德语专业教师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等各级教学和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7部;强化本科翻译课程后,指导学生获全国翻译大赛奖项;依托“三进”课程,指导学生连续两年获“外研社·国才杯”国家级铜奖,全国德语演讲比赛亦连续斩获佳绩;区域国别学科团队指导学生开展智库报告撰写工作,2024-2025年度实现中央(1篇)、省级相关部门(4篇)采纳“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