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区域国别学院)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6日上午,学院在主楼A座226会议室举行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洪健,团委副书记、带队教师韩鹏、贾美微及全体队员出席仪式,仪式由团委书记、带队教师于洋主持。

宣读名单,交付使命明责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带队教师贾美微宣读本次赴双鸭山、鸡西、佳木斯三支实践队的带队教师及队员名单。此次社会实践招募启动后,近百名同学踊跃报名,经层层考核筛选,最终33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这支青春实践队伍的一员。

旗帜飘扬,重任在肩启征程。在激昂的进行曲中,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洪健郑重地将印有“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旗帜授予“青年先锋志愿行”社会服务践行团、“沃野青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情暖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的队长。旗帜的传递,象征着学院党委对实践活动的殷切期望和重托,也点燃了队员们奔赴基层、服务社会的满腔热情。

誓言铿锵,青春承诺表决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志愿精神……”在领誓人蔡明轩的带领下,全体实践队员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既承载着青年学子对实践任务的坚定承诺,更凝聚着新时代青年将青春热血融入基层服务的赤诚决心。

队员心声,青春力量展担当。2023级商务英语专业王文新同学作为实践队员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了对于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热切期盼,并代表全体队员承诺:将珍惜实践机会,脚踏实地,勤学善思,甘于奉献,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展现黑大学子的良好风貌,用青春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师长嘱托,殷切期望寄深情。团委副书记、带队教师韩鹏在发言中表示,将切实履行好带队职责,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他勉励队员们要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思考去观察、带着感情去服务,在广阔的基层天地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成果。

思政领航,筑牢信仰强根基。仪式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洪健为全体实践队员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社会实践思政课。他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他深情寄语实践队员,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锤炼本领,带着问题深入到田间地头、企业厂房、社区村落,在调研中找痛点,在对比中找差距,在思考中找方向,让理论知识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要践行担当,深入挖掘乡村教育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等,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用自身所学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关切,为当地发展提供精准有效的支持;三是要树立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树立服务基层、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号角已吹响,征程正启航。带着学院的殷切嘱托和师长的谆谆教诲,黑龙江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即将正式踏上征程。队员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服务奉献中展现青春风采,在基层沃土上贡献智慧力量,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的实践答卷!(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供稿)